译文
王充,字仲任,会稽郡上虞县(今浙江上虞)人。他的祖先原籍魏郡元城县,后来迁居到此地。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,在乡里因为孝顺而被称赞。后来到京城,在太学里学习,拜班彪做老师。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,却不死抠经学字句。由于家里穷,没有书可读,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,看人家卖的书,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,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。
注释
太学:东汉时最高学府。
班彪:汉代著名学者,史学家,班固的父亲。《汉书》是他草创的。
不守章句:不死抠经学字句。
市肆:书铺。
辄:就。
遂:就。
这段话简明勾勒王充生平:出身贫寒却以孝闻名,太学求学不拘泥师说,家贫无书便记诵书肆典籍,终成博通百家的思想家。文字通过“逛书铺背书”等细节,凸显其逆境中勤学善思的品格。王充以贫寒之身,通过勤奋和智慧克服困难,证明了环境无法限制人的潜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