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情爱弥漫的天空中,绚烂云霞被暮色浸染,濛濛细雨如梦境般沾湿了淞雾笼罩的帘幕。我骑马晚归,再次将缰绳系在昔日的筝坊外,眼前赏花的人,竟似当年那个熟悉的身影。怨恨与愁绪相伴,青山如蹙眉般笼罩在暮色里,欢场往事已成过往,我仍像孤注一掷般沉溺回忆。翻检衣衫上的尘埃,权当旧日情事的印证,而发钗钿饰早已黯然埋没在落花飞絮之中。
曾如仙家巢穴的旧地,只剩衔尾相逐的燕子呢喃,遥指神山,却不知它究竟在何处。满心惆怅间,蓝桥边惊涛拍岸,宫殿里鸾鸟般的佳人已换作新的歌舞伶人。夜色里,身旁唯有骆驼的身影,绣饰华美的车轮悄然回转,彩幡之下,琉璃灯盏交相映照。可惜罡风猛烈,轻轻锁住了瑶台仙
1865-1932年,字子大,一字鹿川,号十发居士。湖南宁乡人。 清末民初人。少有文才,善应对 ,喜研词章。虽勤奋好学,但屡试未第,对科举制度遂无好感,而对时局新学甚为热心,为张之洞、张百熙所倚重。曾充湖广抚署文案。 463篇诗文
桐城之西北,连山殆数百里,及县治而迤平。其将平也,两崖忽合,屏矗墉回,崭横若不可径。龙溪曲流,出乎其间。
以岁三月上旬,步循溪西入。积雨始霁,溪上大声漎然,十余里旁多奇石、蕙草、松、枞、槐、枫、栗、橡,时有鸣巂。溪有深潭,大石出潭中,若马浴起,振鬣宛首而顾其侣。援石而登,俯视溶云,鸟飞若坠。
复西循崖可二里,连石若重楼,翼乎临于溪右。或曰:“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。”或曰:“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,被而名之。”石罅生大树,荫数十人,前出平土,可布席坐。
南有泉,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,曰:“媚笔之泉”。泉漫石上,为圆池,乃引坠溪内。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,未就,要客九人饮于是。日暮半阴,山风卒起,肃振岩壁榛莽,群泉矶石交鸣,游者悚焉,遂还。
是日,姜坞先生与往,鼐从,使鼐为记。
又东风唤醒一分春,吹愁上眉山。趁晴梢剩雪,斜阳小立,人影珊珊。避地依然沧海,险梦逐潮还。一样貂裘冷,不似长安。
多少悲笳声里,认匆匆过客,草草辛盘。引吴钩不语,酒罢玉犀寒。总休问、杜鹃桥上,有梅花、且向醉中看。南云暗,任征鸿去,莫倚阑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