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剪梅·漠漠春阴酒半酣
佚名〔宋代〕
漠漠春阴酒半酣。风透春衫,雨透春衫。人家蚕事欲眠三。桑满筐篮,柘满筐篮。
先自离怀百不堪。樯燕呢喃,梁燕呢喃。篝灯强把锦书看。人在江南,心在江南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暮春时节,天气阴沉寂静,风雨吹透、打湿了轻柔的春衫。此时春蚕已快三眠,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、柘叶满篮,把蚕儿喂得饱饱的。
回忆增添了离愁,让人难以忍受;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,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。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,聊以慰情。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,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。
注释
一剪梅:词牌名,亦称“腊梅香”。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“一剪梅花万样娇”。双调六十字,前后阕句句用平韵,一韵到底。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。
漠漠:寂静无声。
蚕事欲眠三:蚕儿已快三眠。
柘:亦
赏析
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。上片写景,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:暮春时节,春阴漠漠,春风春雨吹透了、打湿了轻柔的春衫。此时春蚕已快三眠,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、柘叶满篮,把蚕喂得饱饱的。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,显得生机盎然。
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,下片换转笔峰,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。“先自离怀百不堪”一句,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,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,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,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。回忆增添了离愁,已使人不堪;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
创作背景
这首词的写作者已难以考证。根据此词内容、意旨及风格,作者当为晚宋时流落北方的江南籍人,此词当作于南宋末年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唐圭璋 等·唐宋词鉴赏辞典(南宋·辽·金)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8
简析
此词抒发了词人对江南的怀念。上片写景,词中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;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,下片换转笔峰,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。全词语言清丽,结构严谨,首尾遥相呼应,让词人的情感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,收到一唱三叹、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。
渔家傲·平岸小桥千嶂抱
王安石〔宋代〕
平岸小桥千嶂抱。柔蓝一水萦花草。茅屋数间窗窈窕。尘不到。时时自有春风扫。
午枕觉来闻语鸟。欹眠似听朝鸡早。忽忆故人今总老。贪梦好。茫然忘了邯郸道。
定风波·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
辛弃疾〔宋代〕
听我尊前醉后歌,人生无奈别离何。但使情亲千里近,须信。无情对面是山河。(无奈 一作:亡奈)
寄语石头城下水。居士,而今浑不怕风波。借使未如鸥鸟伴;经惯,也应学得老渔蓑。
寒夜
杜耒〔宋代〕
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。
寻常一样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。